《无声告白》: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困于贫穷,而是毁于期待
- 2024-06-03 11:52
- 阅读 60
莉迪亚死了,可她的家人却不知道。”
这是小说《无声告白》的开篇的第一句话,也是故事的最终结局。
书中,华裔作者伍绮诗,用平静却犀利的笔触,讲述16岁少女莉迪亚短暂不幸的一生。
莉迪亚的死讯,使整个家庭陷入紧张和黑暗之中。
母亲整日困在她的房间以泪洗面,父亲则试图躲到另一个女人身边来逃避现实。
而抽丝剥茧,层层撕开隐藏在家庭成员和谐表象下的真相,其实是源自对家人过高的期待。
父母期待孩子可以代替自己实现梦想,夫妻期待对方可以理解自己,孩子期待父母可以对自己多点关爱。
每个人都在期待别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却唯独忘了他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
人生的实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对他人心存太多期待。
很多时候,过高的期待,不仅束缚了自己,也伤害了家人。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困于贫穷,而是毁于期待。
在莉迪亚小的时候,她的母亲玛丽琳为了实现自己的医生梦,抛下孩子离开了家。
整个家陷入混乱,父亲整日愁容,情绪几近崩溃。
莉迪亚一直认为是因为自己表现不够好,所以母亲才离开家。
没想到一个月后,玛丽琳因故回归家庭。
莉迪亚因为害怕母亲再次离开,父亲情绪再度崩溃,此后,她对父母提出任何决定都言听计从。
母亲希望她当医生——
她就不停地做数学题、翻看各种医学典籍,学习高年级的课程,甚至参加大学的考试。
尽管她并不喜欢物理,也不喜欢当医生,但她不能拒绝,因为害怕辜负母亲的期待。
父亲希望她多参加社交活动——
她就装作很合群,每天给朋友们打电话,只是电话从来没有拨通。
莉迪亚只是自言自语,她硬着头皮去参加各种舞会,假装约同学一起去看电影。
她被父母炽热的期待,不断折磨着,她内心的想法无人关心,她的痛苦无人了解。
渐渐地,莉迪亚开始戴起厚重的面具,隐藏自己的情绪,机械地满足父母的要求,最终迷失了自我。
克里斯多福·孟说过:“通往地狱之路是用期望铺成的。”
生活中,大部分孩子都曾按照父母的指导走过很长的一段路途。
父母期待孩子未来成为医生、老师、律师,他们便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专业。
父母希望子女工作体面,他们便顺从父母的安排考公、考编进入体制。
父母的话犹如紧箍咒,伴随着孩子的生活,控制着他们要走的每一步。
可现实却是,父母的话并不是圣旨,也不一定全都正确。
为人子女,面对父母的期待,要为自己而活,从父母期待的眼神中剥离,直面内心真实的想法,走出自己的节奏。
莉迪亚离开后,玛丽琳陷在无限悲伤中,整日在莉迪亚的房间睹物思人。
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将所有的悲伤和怒火都发在丈夫詹姆斯的身上。
她指责他为什么不敢质疑女儿的死因,指责他为什么没有察觉女儿的想法,指责他为什么这么冷静。
妻子的指责,深深戳痛詹姆斯的心。
詹姆斯也指责妻子,不顾家庭,从不为自己和孩子考虑,一心只想要当医生,当妻子提出想出去工作时,以家里不缺钱为由,拒绝了妻子实现梦想的机会。
他们都在各自的角度,去要求对方,却从未真正了解过对方内心的想法。
后来,詹姆斯为了逃避妻子的指责,和孩子死亡的事实,躲进了路易莎的温柔乡。
尼采说:“一个人内心无法摆脱的执念,就是给自己上的枷锁。”
人生总有难以实现的梦想和期待,过于执念,会陷入内心的漩涡,看不到他人的想法,忽略对他人需要。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我们渴望伴侣能够理解我们,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一旦另一半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时,我们会失望甚至本能的怨怼。
对另一半的期待过高,很容易放大对方的不足,忽略伴侣的感受,让这段关系岌岌可危。
你可以有所期待,但一定要把握一个度,不切实际的期待,只会伤人伤己。
有本书里是这样说的:
“要维系一段感情,期望越少越好;若是没有任何期待,便能无条件地爱。”
夫妻之间,你可以和伴侣及时沟通你的想法,但不要想把对方塑造成你需要的样子。
当你们放下改变彼此的执念,降低了对伴侣的期待,关系逐渐缓和,就会发现生活中充满惊喜。
夫妻相处,要学会与伴侣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互相谅解,尊重彼此。
玛丽琳来自一个单亲家庭。
玛丽琳的母亲,在一个学校里当家政老师,独自抚养玛丽琳长大。
在母亲的认知里,女人就应该结婚,然后照顾家庭。
所以母亲也希望玛丽琳成为一个贤妻良母,从小让她学习《烹饪指南》,教她如何照顾丈夫,料理家务。
高中时,玛丽琳为了不上家政课,曾在母亲的家政课上捣乱,把教室弄得一团乱,母亲警告她,女人就应该要学习如何做一个把家庭管理好的人。
可玛丽琳并不这样认为,她想当一名医生。
为了实现当医生的心愿,玛丽琳埋头苦读物理知识和化学实验,最终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学。
在大三的时候,她与詹姆斯的相爱,她的母亲开始知道詹姆斯是大学教授很高兴,可见面后发现他是华人时,开始极力反对。
甚至在举办婚礼当天,玛丽琳还和母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母亲责怪她,为什么要选择一个华人结婚,她和孩子未来的生活如何保证。
玛丽琳的一意孤行,让母亲无法接受,母女关系彻底破裂。
仔细回想,母亲的出发点并没有任何恶意,她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好。
但为什么孩子还是与自己渐行渐远呢?
纪伯伦在《孩子》中写过: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
父母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和孩子的关系只会越来越远。
作为父母要对孩子有正确的认知,尊重孩子的意见和他们进行平等的沟通。
父母要放下对孩子过高的希望,才能看见他们的需求,给他们相对的帮助和意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你复制品
故事的结尾,玛丽琳走出了自己的执念,摆正心态,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在家庭上,珍惜身边的人。
詹姆斯也看清自己的内心,回归家庭,两人对彼此坦白自己内心的想法,放下芥蒂,和好如初。
詹姆斯夫妇不再将自己的期待倾注在孩子身上,真正陪伴、关心曾经被他们忽视的两个孩——内斯和汉娜。
他们所做的改变,让这个本来支离破碎的家,开始变得充满爱和温暖。
记得《基督山伯爵》里说过:
“唯有经历过苦难和绝望的人才能体会到幸福的可贵。”
都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树叶,我们每个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你喜欢法律就去学习相关专业,成为律师;你想要当歌手就去勇敢尝试,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
正如书里说的那样:“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你永远得不到想要的,你只是学会了如何得过且过而已。”
如果你也陷入别人的期待,无法自拔,请勇敢拒绝,走出期待的牢笼,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我们只有摆脱他人的期待,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愿你我都能做一个不受他人期待的禁锢,活出真实自我的人。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