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中的研究基础怎么写
- 2025-03-27 14:09
- 阅读 4
以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为例,研究基础是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书》中最后一个说服评委的部分,而在课题《设计论证匿名活页》中则放在了“选题依据”之后“研究内容”之前,位居第二,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之所以说“研究基础”非常重要,一方面,说明课题负责人(申请人)能够从事教育科学研究,有过完成教育科学研究经历,尤其是发表过较高水平论文的经验;另一方面,说明课题负责人(申请人)在这个领域具有前期基础,这正是省级课题立项评审所看重的。在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请书》和《设计论证匿名活页》中,研究基础是一样的,都包含三个栏目:一是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二是核心观点;三是社会评价。在笔者所看到的众多一线教师所提交的《申请书》中的研究基础,绝大多数都出现了偏差,一是误把主持或参与的已结题的课题当成了课题负责人前期的相关研究成果,还有个别申报书将会议发言、待刊论文、获奖课例作为已有成果;二是误把我们申报课题的观点当成了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的观点;三是误把对我们申报课题的评价当成了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的评价。那么,我们该怎样正确撰写课题《申请书》中的研究基础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真正含义,它是课题负责人在申报本课题之前发表过或出版过的与本课题主题具有相关性的论文或专著。如果前期研究成果太少怎么办?比如说没有专著,论文也很少甚至没有,怎么办?那就用申报前课题负责人参与活动的相关报告或针对本课题前期的调查研究来凑数。需要说明的是,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要从已有的成果里面选择与我们的研究最相关的一些成果,或者是影响力比较大的成果,优先选择核心期刊论文,专著,如果没有的话,就弄专题报告或调研报告。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形式上要分类、要标序号,序号后面就是我们的成果形式和名称。
其次,是核心观点。核心观点是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的观点,不是我们这一个申报课题的观点。核心观点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写在每项代表性研究成果的下面,比如,序号1是某专著或论文,紧接着就是核心观点是什么;另一种是先把代表性研究成果按序号12345都写完,然后再对核心观点进行归纳,已有的前期研究主要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可以写上序号12345。需要说明的是,核心观点的撰写,一定是汇总概括的,不要描述内容;另外,内容要精简,并且与我们申报的课题相关。最后,社会评价。社会评价是外界对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等)的评价或影响,如平台收录、被下载、被引,评审、媒体报道等。比如我们的论文,它的下载量、引用量达到了多少,还有转载,有没有被新华文摘转载,有没有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等等。另外,论文、专著获奖,专著再版、重印、书评等等。这一些都是与社会评价相关的内容。下面给出研究基础撰写的模板,供参考。2 研究基础2.1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相关论文有:→成果基础论文1: 相关专著有:→成果基础专著1: 相关活动有:→活动基础 相关调查有:→调查研究基础 2.2核心观点按序号对应撰写,与梳理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相对应。也可以综合概括地一块写。 2.3社会评价按序号对应撰写,与梳理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课题设计论证匿名活页》中的研究基础一定要按照《课题设计论证匿名活页》的填表说明来填写,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只填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如论文、专著、研究报告等)、作者排序、是否核心期刊等,不得填写作者姓名、单位、刊物或出版社名称、发表时间或刊期等。切记!!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