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科研 教研成果

三、课程目标

  • 2025-03-27 14:26
  • 阅读 0
分享到:


(一)核心素养内涵

1.语言能力

(P4)




原文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参与特定情境下相关主题的语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提升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学思笔记




在 2022 版英语新课标构建的英语教育体系里,语言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承载着英语教学的重要使命。它不仅关乎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连,为学生开启跨文化交流的大门,对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语言能力的构成要素

(一)语言知识与非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基石,涵盖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等方面。

语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发音规则、语调变化,使他们能够准确地发出单词和句子的音,理解不同语调所表达的含义。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丰富的词汇量能让学生更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语法则规定了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引导学生正确地组词成句。语篇知识教会学生如何理解和构建连贯的文章、对话等,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和主旨大意。语用知识让学生明白在不同的语境中如何恰当地使用语言,避免语用失误。

非语言知识同样重要,它包括与语言运用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化知识等。例如,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所承载的信息,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准确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在学习英语中的问候语时,了解英语国家人们见面时的习惯和文化差异,就能避免在交流中出现不恰当的表达。

(二)语言策略

语言策略是学生在语言学习和运用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技巧,旨在提高语言学习效率和语言运用能力。认知策略重复、背诵、做笔记等,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语言知识;调控策略让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和自身情况,调整学习方法和进度,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交际策略用于解决在语言交流中遇到的问题,如如何请求对方重复、解释,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等资源策略鼓励学生合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教材、网络、图书馆等,拓宽学习渠道

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学生可以运用预测、略读、扫读等认知策略快速获取文章大意和关键信息;在口语交流中,运用交际策略主动与他人交流,克服语言障碍,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语言能力在特定情境下的体现

(一)语言理解能力

在特定情境下,语言理解能力是学生准确接收和解读语言信息的关键。听力理解要求学生能够辨别不同的语音、语调,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在英语听力考试中,学生需要听懂各种语速、口音的对话和短文,回答相关问题。阅读理解则考验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学生要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逻辑关系等。阅读一篇英语新闻报道时,学生需要快速抓住事件的主要内容、背景和影响。

(二)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口语表达要求学生能够用清晰、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能够根据交流对象和情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英语课堂的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书面表达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法、词汇和篇章结构,写出内容丰富、逻辑清晰的文章。在英语写作中,学生要根据不同的体裁和要求,如书信、议论文、记叙文等,进行恰当的写作。

三、语言能力对其他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

(一)对文化意识的提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提高语言能力,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接触和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阅读英语文学作品、观看英语电影、与英语母语者交流等语言活动,都能让学生亲身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了解其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艺术形式等。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学生可以了解到词汇背后的文化典故和隐喻,从而加深对文化的理解。

这种文化意识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和尊重意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对思维品质的发展

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需要分析、推理、判断、概括等思维活动来理解和运用语言。

阅读英语文章时,学生要分析文章的结构和逻辑,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这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口语表达和写作中,学生需要组织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和阐述,这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学生能够打破母语思维的局限,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三)对学习能力的增强

良好的语言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具备较强语言能力的学生能够更轻松地获取英语学习资源,如英语教材、学术论文、在线课程等。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在学习英语语法时,语言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语法规则,并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来巩固和运用语法知识。同时,语言能力的提高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

四、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真实情境

教师应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学习。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模拟生活场景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英语的实际运用。

比如在教授购物相关的英语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模拟超市的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进行购物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可以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和运用语言,如组织学生完成英语海报制作、英语短剧表演等任务。合作学习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语言能力。此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英语电影、歌曲、动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

(三)加强阅读与写作训练

阅读和写作是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英语书籍、报纸、杂志等,增加语言输入量。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策略,如预测、推理、总结等。同时,加强写作训练,从基础的句子写作到段落写作,再到篇章写作,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通过写作批改、范文赏析等方式,让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学习进度都存在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2022 版英语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语言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的构成要素丰富多样,在特定情境下有着具体的体现,并且对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深入理解语言能力的内涵和要求,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英语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上一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思 下一篇: 小学英语四种常见课型分析 杜庄小学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