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专题 家庭教育宣传周

家校共育新篇章:沟通的力量与艺术沟通的艺术:构建和谐家庭的桥梁

  • 2025-03-27 14:31
  • 阅读 2
分享到: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沟通是维系家庭和谐的纽带。家校共育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开放、包容、互助的教育环境,让家长、学生和教师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世界上的一切关系中都少不了沟通,是沟通让我们能够彼此理解,减轻相处时的压力。”李萍在宣讲课上讲到。然而,现实中,由于代际差异、文化背景、教育观念等因素,家校之间的沟通往往存在障碍,导致我们的沟通达不到预期效果。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障碍往往源于换位思考的缺失。”现场,李萍老师以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向在座的学生和家长共同展示了,如何以积极的语言表达和非暴力沟通技巧,来增进相互理解,促进家庭和谐。她还提到,在沟通过程中,不仅家长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孩子也应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而不只是逃避或反抗。“这种双向的沟通,才能更好地建立起信任和尊重,形成更加和谐的家庭关系。”

自我的成长:跨代际教育的新目标

自我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支持。在新时代背景下,家校共育的目标已不再局限于学术成绩,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家长应帮助孩子发现自身的优点,鼓励他们追求个人兴趣和发展,孩子们也要学会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李萍老师讲道。“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爱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探索、勇敢尝试、不断学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她还补充。

家校共育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根据教育部的数据,近年来家校共育项目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更好地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资源,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如何更全面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这些都是家校共育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期待家校共育能够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持,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正如宣讲课尾声李萍总结的那样,“我们要携手共进,才能共创孩子们的美好未来。”

 


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 家校共育 构建和谐教育生态的密钥,携手点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