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忍住,先别催
- 2025-04-23 16:47
- 阅读 15
1
如果你是父母,可以回想一下,你是否常常在孩子写作业时忍不住催促:“快点写,别磨蹭”。
在孩子穿衣服时急得直喊:“怎么这么慢,快点啊”?
可你知道吗?
教育孩子,很多有时候需要的不是急吼吼的催促,而是多点耐心的等待。
2
过多催促对孩子的有不小的影响。常见的是以下这些。
(一)心理压力山大
孩子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
频繁的催促,就像不断敲响的警钟,让他们时刻感到紧张。
孩子的大脑和神经系统还在发育阶段。
当父母不断催促时,他们可能会感到紧张和不安。
例如,一个孩子正在认真地拼一幅拼图,父母在一旁不停地催促“快点啊,别人都拼好了”。
孩子会因为这种压力而焦虑。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做不好,或者达不到父母的期望,从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压迫感。
就像一个小树苗,还没来得及扎根,就被狂风暴雨摧残,怎能茁壮成长呢?
(二)自信心受挫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可催促却打破了这份节奏。
孩子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快,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
例如,孩子在学习系鞋带,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多次练习的技能。
当父母一直催促“怎么这么慢,我都等不及了”。
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很笨,无法像父母期望的那样快速学会。
长此以往,他们的自信心就会被一点点磨灭。
就像《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豆豆,如果在她天马行空的时候被催促,又怎能发现自己的独特呢?
(三)做事急躁
被催促的孩子,往往很难静下心来。
他们习惯了在压力下快速完成任务,却忽略了质量。
就像画画或是手工,如果没有耐心,又怎能画出一幅精美的作品呢?
孩子做事急躁,不仅影响学习效率,还会影响他们以后人生。
(四)注意力难集中
孩子在被催促的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
当他们正在专注于某件事情时,父母的催促会打断他们的思路。
比如,孩子正在阅读一本有趣的绘本,父母在旁边一直催促“别看了,快去吃饭”.
孩子就会很难再回到之前专注阅读的状态。
长此以往,孩子很难培养出良好的专注力。
专注力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缺乏专注力会影响孩子在各个领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
3
那么,该如何忍住,做到少催促孩子呢?
(一)学会耐心等待
孩子需要时间去探索世界,去学习新事物。
我们要做的,是耐心等待,就像等待一朵花绽放。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耐心等待,就是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二)设定合理的时间
与其不断催促,不如和孩子一起设定一个合理的时间。
比如写作业,可以和孩子商量好,先玩半小时,再写作业。
这样孩子会更有动力,也不会觉得被催促。
(三)用鼓励代替催促
当孩子做事慢时,不要急着催促,而是用鼓励的话语。
比如:“宝贝,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再快一点就更好了。”
这样的鼓励,会让孩子更有信心,也会让他们更愿意加快速度。
(四)做好榜样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如果我们自己做事都急躁,又怎能要求孩子不磨蹭呢?
所以,我们要先从自己做起,做事有条不紊,孩子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4
教育孩子,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我们需要忍住,先别催。
给孩子时间,让他们慢慢成长。
就像龙应台说的:“孩子,你慢慢来,我会一直在。”
让我们一起,用耐心和爱,陪伴孩子走过成长的一步又一步。
END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