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携爱同行——家长如何与学校合作共育?
- 2025-05-20 15:18
- 阅读 44
有人曾经用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家长、孩子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孩子是跳大绳的人,而家长和学校则是两个摇绳的人。孩子要把绳跳好,离不开摇绳者的默契配合。这种默契表现在家长和老师需要清晰地了解孩子,以更好地摇出符合孩子能力和需求的节奏和方向,使孩子表现出最佳水平。其次,家长和老师之间还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达到默契的配合,只有在摇绳的方向和频率上更一致时,摇的绳才会更稳定,孩子才能跳得更好。这个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家校合作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家校之间的信任、沟通和默契合作。近40多年的实证研究证明,有效的家校合作为孩子、家长和教师带来了多方面的益处。首先,对孩子而言,家校之间的良好合作能够培养他们更强烈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并且促进社交技能的全面发展。对家长来说,家校之间的良好合作提升了他们的信心,减轻了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和压力情绪。而教师们也能够从家校合作中受益,他们的工作士气和热情将提高,安心工作,教学表现也会更加出色。
既然家校之间的合作如此关键,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作者呢?
尊重和信任学校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提出:“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学校和家庭需要相互理解和支持,心心相印,就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家校之间要达成这样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信任和尊重是必不可少的基础。
学校和老师始终秉承着尊重每一位家长,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家庭和学生的态度和做事方法。同时,家长也需要尊重学校办学的自主权、管理权,以及教师独立开展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权利。虽然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可能存在不完美之处,但作为学校的合作者,我们应该相信,学校和家庭一样,都希望每个孩子健康快乐、茁壮成长。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积极的沟通合作是可以解决的。例如,家长对老师的教学不满意或孩子对学校抱有疑虑时,若以积极合作的心态看待,便能平和地深入了解,并通过有效沟通解决实际问题。
与学校积极有效沟通
此外,积极有效的沟通是良好家校合作的关键手段。通过这种沟通方式,学校和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期望、关切和需求。
家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积极主动地增进对学校和老师的了解,给予老师更多了解家庭和孩子的机会。例如,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参加学校开放日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亲身体验和了解校园生活,深化对学校校园文化和教育教学理念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与老师的面对面交流,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以及对孩子的理解。此外,通过电话、信息、邮件等方式与老师和学校保持沟通也是重要的手段,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行为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支持他们的成长。
在沟通的过程中,保持开放合作的心态至关重要。家长应以开放的心态分享孩子在家庭中的兴趣、特长和困扰,与老师共同制定更贴近孩子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及时向老师反馈家庭中的变化,如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等。这样,老师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整体情况,双方共同制定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案。同时,通过合作的心态向学校提出建设性的、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真诚地表达观点和期望,与学校老师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寻求共识。家长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来,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适宜的成长环境。
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家校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家校合作能够让双方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有爱、有关怀、有支持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社会建设者。
离开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难以发挥出淋漓尽致的作用;离开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就难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业和身心的发展。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才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在家校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与学校共同携手,为孩子的美好未来共同努力!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字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