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科研 教研成果

一节高效课堂须体现这几个特点

  • 2025-07-02 15:58
  • 阅读 0
分享到:
作为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永远是自己的最终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更好的教。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梦寐以求的,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呢?它具有什么特点呢?我以为,一节高效课堂必须体现以下这些特质。


一、目标明确且聚焦。教学目标是一节课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到哪里去?唯有师生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如何到那里,在课堂的学习中才能紧扣目标展开具体的学习活动,通过活动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心中的目标要清晰具体,始终围绕核心知识点展开学习,能够抓住重点和难点进行。比如,在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颗时,目标就是会判断图形是放大还是缩小了,如何将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比进行放大或者缩小,会将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放大或缩小。带着这样的目标,学生就会在课堂始终聚焦这些知识点,展开一定的学习和操作。


二、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老师只是一个辅助者的引导者。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教学活动,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互动探究、交流、讨论、动手实践等方式获取知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亲自体验知识,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并非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灌输。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最中央,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子啊充分的交流中逐渐习得知识和技能。只有让学生们深度参与其中,才能有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才能深层次的理解知识。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提出一个探究新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需要我们来验证这个猜想。放手让学生在小组内选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在充分验证的基础上,再交流、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课堂,学生全员参与、深度参与其中,在自己动三、节奏紧凑有序。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需要合理安排时间,而且衔接紧密,不出现前松后紧或者前紧后松的现象,更不会有拖堂或时间分配不合理等现象。整个课堂行云流水,环节紧凑,衔接流畅,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这样的课堂是理想中的课堂,当然也是高效课堂。整个课堂上的时间没有任何的浪费,或者安排不合理。比如,探究新知时间太仓促,就会导致缺乏深度,甚至走过场 ,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就会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或者练习巩固时间太长,就会让课堂的比例失调,把大量时间用在巩固练习上,导致关注结果忽视过程的学习现象。手实践的基础上得到最后的结论,效果自然很好。四、反馈及时有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要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效果。如果发现有问题,老师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适应的学生的学情。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要适时进行检测,以更好地掌握学情。通过各种提问或者互动,实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针对性进行改进,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及时对课堂做出调整,善

五、知识内化与应用。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能够通过练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效果。设计适合的场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疑惑,尽可能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解疑答惑,真正将所学知识能过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知识的应用性。


六、核心素养有效落地。课堂上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语言、数学眼光等得到有效训练和发展。在一节课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思维和语言,就能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落地。教师能够把学生放在最前方,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思维碰撞的场所,也是学生锻炼自己能力的主阵地 。师生角色定位准确,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的服务者,也是课堂的导演者。一节课能不能上好,高效不高效,就看老师这个导演的水平怎么样。导演水平高 ,效果自然很好,否则,就失去了高效课堂应有的特点。
实现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上课的终极目标,也是新时代课堂的高要求,更是核心素养时代课堂的最高追求。愿我们老师能够为此不断努力奋斗而实现高效课堂。


于抓住课程上的精彩生成,以及学生的错误资源,对课堂进行锦上添花。

上一篇:高效课堂特点二 下一篇: 组织课堂教学的“五个要”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