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科研 教研成果

SMART: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的教学策略

  • 2025-07-02 16:19
  • 阅读 0
分享到:

摘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助力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民 族自豪感的时代新人。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碎片化、浅层化及灌输式等问题,文章从 “S——主题引领,文化内容系统整合; M———意义深挖,单元育人内涵升级; A———目标可达,评学循环动态推进; R———跨界联动,学科融合深度实践; T———精准浸润, 文化传播分层触达”五方面探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的 “SMART”教学 策略,以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的优势,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 “SMART”教学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英语; 新教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 2022 年版) 》( 以下简称新课标) 明确指出,学 习和应用英语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涵养家 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也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以坚定文化自信。而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刻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基于此,将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既是 落实 “文化自信”新课标和国家战略要 求的具体实践,又有助于小学生基于已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英语,发展 语言能力,深化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国际视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一、问题提出

 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对于坚定 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尤为重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途径。然而, 通过对县域 10 所样本校 1286 位小学生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 主题问卷调研,以及对 49 节小学英语课堂的观察记录分析,笔者发现在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融入内容缺乏系统性、融合意义缺乏深度性、 融合评价缺乏导向性、融合活动缺乏联动性和融合效果缺乏精准性等。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提出 “SMART” 教学策略,致力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系统、有机地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全过程, 通过结构化设计和目标导向,确保教学活动科学、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坚定文化自信,落实文化自信培养目标。具体而言,该策略包含五个关键要 素: (1) structured ( 结构化) ,即通过结 构化设计,依托英语教材单元主题,将零散的文化内容整合为有机整体,确保文化融入的系统性; (2) meaningful ( 意义化) ,即从浅表的文化呈现走向深度的文化内涵挖掘,提升文化融入的育人价值; (3) achievable ( 达成化) ,即紧扣学习目标,实施 “教—学—评” 一体化设计,通过多样化评价及时反馈学习进展,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增强教学可操作性; (4) relevant ( 联动化) ,即从单一 学科走向跨学科融合,选择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相联动的教学方式,设计综合性教学活动; (5) targeted ( 精准化) ,即从抽象的文化概念走向具体的生活实践,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分层文化传播活动,确保文化融入的 实效性。下面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 ( 三年级上册) ( 2024 年版)  ( 以下简称新教材) 的教学实践为例,聚焦如何运用 “SMART” 教学策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般融入学习情境与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厚 “五育”价值有效 助力学生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 创新的真实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 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的 “SMART”教学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 教材指南》 强调: “结合学科特点,注 重有机融入。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科具体主题、 单元、模块等,融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内容和载体形式。”在小学英语 教学中,教师需妥善处理育人目标与内 容形式的关系,精心遴选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内容,坚持整体设计,明确 “融什么”;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实际, 突出重点,确定 “融多 少”; 依据学科特点,结合时代要求,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形式,实现有机衔接,解决 “怎么融”。



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