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科研 教研成果

研究教材的方法

  • 2025-11-17 16:09
  • 阅读 2
分享到:

    当教师的都知道,上课容易,但上一堂好课不容易了,把每节课都上成学生喜欢的课,那真是难上加难。但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假如能做到这“五个要”,还是有希望的。

要研究教材

    研究教材是为了准确把握知识要点确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精准掌握本学科学生应该培养的学科素养,理解教材的逻辑体系明确重点和难点内容根据教学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整合做到化难为易。操作方法:通读教材整体把握教师首先要把教材从头到尾通读一遍,了解教材包含的全部内容梳理教材的章节结构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分析教材内容选择的标准。二是深入分析教材细节精读每个知识点探究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三是研究教材中的例子和习题分析实例的作用归纳习题类型和功能。数学教材中的习题有概念理解题、计算题、证明题等多种类型。

要读懂学生

    读懂学生是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风格生活经验及兴趣爱好与习惯等,是教师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的手段、方式和方法的重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化枯燥为趣味性的充要条件。只有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的教学活动才能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师应该如何去读懂学生?

    一是日常观察。教师要留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坐姿、表情和眼神。例如,如果一个学生总是趴在课桌上,眼神迷茫,可能表示他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或者身体不舒服。相反,坐姿端正、眼神专注的学生通常对课程内容比较关注。观察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情况。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可能对学习内容有较强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热情。而那些经常保持沉默的学生,可能是因为性格内向、不自信,或者对学习内容没有理解。在课间休息时,关注学生的社交行为。有些学生会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玩耍,这表明他们善于与人交往,社交能力较强。而有些学生可能独自一人待在角落里,这可能是性格使然,也可能是他们在学校遇到了一些社交困扰,如被同学孤立等情况。还要观察学生的课间活动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在课间阅读书籍,这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的学生则喜欢进行体育活动,这显示了他们的运动兴趣和精力充沛的特点。教师要从作业的完成质量、错误类型等方面了解学生。如果学生的作业字迹工整、解题步骤清晰,说明他学习态度认真,对知识的理解也较为透彻。而作业错误集中在某个知识点上,教师就能判断出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上存在困难。考试成绩固然重要,除了分数,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答题思路、时间分配等情况。通过考试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不同题型下的应答能力,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是沟通交流。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谈话。谈话的氛围要轻松、平等,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例如,教师可以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聊起,像“最近在看什么有趣的书或者电影呀?”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放松下来。在谈话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困难、情绪状态和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学生可能会提到自己在学习某一学科时感到压力很大,或者和同学之间有小矛盾等。教师要认真倾听,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鼓励。

    三加强与互动。通过家校互动,了解学生的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家庭文化氛围等。例如,有的学生来自书香门第,家庭很重视阅读和学习,这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习惯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有的学生家庭可能存在一些变故,如父母离异等情况,这可能会导致学生情绪波动或学习动力不足。掌握学生在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情况。比如,学生在家是否主动完成作业、是否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综合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模式,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


上一篇:大观念视角下英语学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下一篇: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发布评论

还能输入 140

用户评论